&esp;&esp;拜格瑞姆教授的办公室是个六角形的空间,窗户正对着学院的迷宫花园,高而深的天花板上刻有繁复精美的石雕,远远看去像个巨大的蜂巢。此刻,艾莉雅站在蜂巢之下,身旁被两个拱形书架所环绕,玻璃柜面反射出她单薄的身影。
&esp;&esp;这门课竟然只有她一个学生。
&esp;&esp;她开始胡思乱想——这是她的第一节流象学课,自己会学到什么呢?是会听见高深而绝密的知识?还是能看到前所未有的镜像流场?她对于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的疑问,是否都将得到解答?
&esp;&esp;光是想想,就觉得有些激动。
&esp;&esp;“嘶”的一声,拜格瑞姆坐在书桌后,划开一根火柴,点燃烟斗里的烟草,然后再将火柴扔进一个陶瓷碗里。
&esp;&esp;他面前的书桌其实算是整齐有序,但摆放的物品实在太多,有堆成山一样的书和手稿、被针钉在椴木板上的昆虫标本……最显眼的是一个喇叭形状的东西,底部接着一块正方形的木匣。
&esp;&esp;艾莉雅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
&esp;&esp;“从你左手边书柜的第一个柜子下方的第三个抽屉的第二个隔间里拿出尺寸最大的音叉和音锤,然后去壁炉旁对工作台表面的蛛网样本进行谐振探测,在确认正确的频率后对其进行五百次等幅激励。”
&esp;&esp;艾莉雅张了张嘴,走到书架旁蹲下,手伸出来后,又悬在半空中,像是凝滞了一样。
&esp;&esp;“对不起,教授,请问您刚才说的是第二个还是第三个抽屉……”
&esp;&esp;“……”
&esp;&esp;蜘蛛再度适时地出现,黑色的躯体连着一道白色的丝,沿着书柜慢慢爬下来,用一只腿轻轻点了点第三个抽屉的表面。
&esp;&esp;艾莉雅尴尬地拉开抽屉,从里头拿出两个看起来像是叉子和锤子的东西,对蜘蛛轻声道谢。
&esp;&esp;蜘蛛顺着蛛丝爬走了,而艾莉雅举着巨大的音叉和音锤,迷茫地站在那里,看起来更像个准备下河抓鱼的。
&esp;&esp;拜格瑞姆的嘴里轻轻吐出一口烟。他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新学生远不能算天赋秉异,更麻烦的是,她缺乏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esp;&esp;“用音锤敲音叉时,产生的声波会通过空气传递给蛛丝,而蜘蛛只会回应合适的频率。找到那个频率,然后重复五百下。”他解释着,戴上金属边的眼镜,开始在书桌的抽屉中翻找着什么。
&esp;&esp;“五……五百下?”
&esp;&esp;“你有什么疑问吗?”他停下动作,抬起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esp;&esp;“……没有!”
&esp;&esp;艾莉雅的内心其实充满了疑问,但对着拜格瑞姆那副冷漠的样子,她完全不敢问出口。
&esp;&esp;她在工作台前坐下来,理了理身上的裙子,因为有点无措,鞋尖不时轻轻摩挲着地面。她现在穿着银星借给她的校服,但鞋子还是自己的那双,破旧的,黑色的。
&esp;&esp;拜格瑞姆收回视线,恰好就翻到了自己想找的那张石墨圆片。他将圆片放在留声机的转盘上,开始转动手柄为其上弦。他习惯在工作时听学术讲座的录音,而且最好是和他自己的研究领域关系不大的。
&esp;&esp;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透过电流般的杂音,从那巨大的喇叭状的音筒中传出。
&esp;&esp;“在大瘟疫时代结束后的几百年间,人们对于海洋几乎失去了全部的兴趣。直到新历730年,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不仅验证了地圆学说,也初步确认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确仅由一片相连的、广袤的大陆组成。毋庸置疑的是,三叶虫化石的发现,为寒武纪时期海洋生命的繁盛提供了不可辩驳的实证,也使物种起源于海洋的假说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esp;&esp;艾莉雅努力让自己不被录音的内容所分散掉注意力。她先试探性地拿音锤敲了一下音叉,力道非常小,音叉发出一声短促而微弱的嗡鸣,很快消散在空气里。
&esp;&esp;蜘蛛端坐在自己闪亮亮的网阵里,一动不动,八只黑洞一样的眼睛盯着她。
&esp;&esp;看来不是正确的频率,不过艾莉雅也没指望第一下就成功。
&esp;&esp;她接着又多试了好几次,逐渐有些分清楚不同频率下的手感,直到第十次尝试的时候,蜘蛛最前方的两只腿突然交替地抖了好几下。
&esp;&esp;艾莉雅的心情因为找到正确的频率而感到有些雀跃,直到她想起来,自己还要重复这件事五百次。
&